烟斗界 - 烟斗客 烟斗爱好者之家! 中国最专业烟斗网站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抽斗质量:关于烟斗“积水”和烟气浓度那点事儿

抽斗质量:关于烟斗“积水”和烟气浓度那点事儿

  • 2015-11-03 16:46:05
  • 作者:饿死的猫|
  • 来源: 本站原创 |
  • 人气

注:本文作者提到的内窝应为内倒角。意思明白就行,请勿执着。

今天小弟想和大家聊聊关于烟斗“积水”烟气浓度的话题。但凡斗友在评价一只烟斗的时候,总会把斗钵结构好不好、烟道顺不顺畅放在考核的第一步,无非三个字”好抽否?“

但要谈这三个字,估计大部分人得花上好多年时间来探寻真谛,斗友如此,斗师更是如此。以小弟得的浅薄斗龄来说,断然是没法将这篇文章写得华光溢彩的,但有些本质上的东西倒也能与大家分享一二。

”抽烟质量“总览:

首先回到主题,好的抽烟质量应该是如何的呢?抛开那些萝卜青菜的细枝末节,绝大部分斗友都认为:干燥、顺滑、凉爽、杂味少、浓淡适中的口感是抽斗质量的基本保障。其次,在烟气质量达标的同时,烟斗的手感与烟嘴的口感也会左右一只烟斗的总体抽烟质量。如果还要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那斗师的名号、斗的艺术价值等也能是要考虑在”抽烟质量“的考核标准之内的,毕竟抽斗更偏向一种精神层面的享受,适当的YY和精神陶醉也很重要。

不过小弟仅打算在这篇小文中提一提和烟气属性(干燥度、顺滑度、凉爽度、杂味、浓淡度)相关的一系列基本因素。

什么是积水?为什么会积水?积水的斗尝起来是怎样的?

积水这个问题在斗圈之中算是老生常谈了。如果一只烟斗时常积水,恐怕大家都会说它不好。但其实这个现象蛮常见的造成积水的因素太多了

  1.  烟草燃烧和抽吸时必然会产生”水分“:这个很好理解,首先烟斗草是讲究留有一定水分的,过分干燥的烟草抽起来味道一定不好(特殊癖好者另计)。其次烟草在燃烧时还会产生额外的”水分“(为什么要打引号呢?因为这个”水分“不单纯,它里面有H₂O,但也包含了大量的焦油和其他液态化学物质)。烟草燃烧产生的这些”水分“除去挥发到空气中的部分之外,剩下的都会残留在斗钵和烟道系统之中,这就是”积水“的本质成因和必要条件。值得一提的是,V草相对L草来说燃烧时产生的“水分”更多。

  2. 烟斗材料的附着、吸收性能各不相同:常见的斗钵材料有石楠、海泡石、Morta(古木)等。而常见的斗嘴材料虽林林总总,但普遍是塑料类的材质,无任何吸收性可言。大家都有经验,石楠料的吸附性相对海泡石与Morta来说要差一截,因此石楠斗在抽过之后需要充足的”歇斗“,否则下次抽起来一定会严重积水并产生异味。而Morta和海泡石因其天生强大的吸收性,烟草燃烧产生的”水分”会被斗体充分吸收因此不易产生积水现象,加之这两个材质的“透气性”好,歇斗时间也相对石楠短很多,所以很多人会认为海泡和Morta斗可以连续作战。但如果你讲究极高的抽烟质量,小弟还是建议你在抽完海泡和Morta之后让其适当“休息”。有不少朋友表示,因为太过于信任海泡石的吸收性,连续作战两斗以上之后还是出现了积水的现象,大大影响了抽烟质量。

  3. 草的湿度、填装和抽吸节奏:这三者也会影响到积水的情况。草的湿度不再赘述。填装和抽吸节奏是如何影响到积水的呢?假设你草装得太多太紧,那么燃烧时产生的水分就多,由于草团的密度太大,水汽无法顺畅发散,一定会聚集在斗底和烟道之中。而抽吸太快、太大力的话,斗温高不说,单位时间内水汽产生也多,无法有效从斗口全部蒸发。加之你大力抽,很多水汽被硬生生“拽”到斗底,能不积水吗?而且如果草填得紧则必然会导致你大力快速抽吸,因为轻轻抽根本抽不动嘛!所以装草讲究“宁少不多”,呼吸要求“冷火慢抽”

  4. 烟道系统的优劣:这一点可算是最为影响积水的因素了好与不好的烟道系统会为你带来全然不同的抽斗体验。稍有物理经验的斗友都知道,一股气流中的“水分”一般来说只有在两种情况下才会凝结:首先是温度降低,原理类似于朝冷玻璃上哈一口气,会形成水雾凝结。其次是气流在通行过程中受到阻碍,我给大家做了几幅图来说明这个问题:

    那么有没有办法改善这种情况呢?请看下图:

    严谨的斗师会在烟道系统全程做一些额外功,首先在ABCDEF点(请参照上上幅图的点位标示)处做一定的“圆角”处理,并在斗嘴榫头处磨制内窝。好处显而易见:当烟气从斗钵进入烟道系统时,在各个关键部分都不再会遇到比较大的阻力,极大减少了冷凝产生的可能性。如果一位斗师作品的价位达到RMB4000元或以上,那么他还应该做进一步的工序:全烟道系统内的抛光工序。理由很简单,这么做能更加保障烟道顺滑无阻,烟气通行阻力更小,最大可能地降低了积水产生的可能性。这里还要稍微提一下烟道尺寸的问题,小尺寸的烟道比大尺寸的更加容易积水一点,一是因为小尺寸的烟道的对烟气的“综合阻力”更大一下,二是如果产生等量的“积水”,小尺寸的烟道更容易被“堵塞”。
  5. 斗是否休息充足?木料透气性如何?:第一点好理解,要是斗没有充分的休息,上一斗的“水分”啊啥的没有完全挥发干净,那么继续抽的话必然会加重积水情况,味道劣化明显。关于第二点,我们先从石楠与海泡、Morta的材质差异说起,微观结构上来讲:海泡石与Morta材质中都有大量而丰富的孔隙,因此当水汽产生时,材质会把“水分”吸掉很多。又因为这些孔隙,烟斗吸了水汽之后将其散发出去也快,歇斗时间短。而石楠呢?作为一种相对“新鲜”的材质,与动辄成千上万年的Morta和海泡石比起来只能算是“小鲜肉”了。一块石楠料自采集加工直到做斗,一般5年内搞定(很多时候都达不到这个年限),木料中的不稳定有机质仍然大量存在,“堵塞”了木质纤维中的孔隙,所以石楠木虽然被广泛认为吸水性佳,但其“透气性”与Morta和海泡石相差甚远。石楠斗要歇,最好一个礼拜以上(个人觉得一两天是不够的,至少以我对“干燥”的要求来说)。这里顺便提一下,为什么那么多人钟爱于二手老斗?除去七七八八的其他原因之外,主要是因为老斗木料经过岁月洗礼,其中的那些不稳定有机质被逐渐消耗殆尽,透气性好了当然抽起来棒棒哒

  6. 积水还与气候有关:气候因素也会给烟斗的积水情况带来不小的影响。小弟认识不少广东地区的斗友,这些家伙爱斗玩斗都是不要命的,动辄一把斗上万,大师斗啥的都是家常便饭。但是呢?由于广东地区空气湿度大,哪怕是顶级的大师斗都会产生积水,从蛋碎到淡定,这些家伙确实不容易。而身处北方的朋友则相对来说幸运一些,干燥的气候环境有效地降低了积水的可能性

  7. 残酷的现实情况是:不同人的体质与抽斗习惯也会对“积水”的产生造成影响。这一点国内外的研究还比较少,但是外国斗友会把那些无论抽什么斗都会积水的人称为“wet smoker”--湿斗者。这类人比较可怜,无论他们的抽斗技术如何,所处地气候如何,所用之斗品质如何,都会产生积水。而且这种情况暂时无法得到本质解决。因为学识浅显,小弟就不在此深入探究wet smoker的详细情况了,大家当个玄学来看吧哈哈哈。

讲了那么多,但如果斗积水,烟气会变得如何呢?

  • 首先你的斗在吸气时会发出“啾啾声”,因为“水”堵在烟道里面阻碍了烟气的通过,抽起来也略费力。

  • 其次你会发现斗的香味变淡,尤其是“啾啾声”出现的时候,具体原因在下一节会给出。

  • 当积水是由于烟草过湿造成的:每一口烟气都会有“兑水”一般的虚无感,有一种抽水蒸气的感觉,湿漉漉的很空很乏。

  • 当积水是由于歇斗不足或连续作战造成的:积水时烟气还有会带有一股恶心的焦油味,因为上次抽斗留下的焦油还没消散完全。

但请注意一下:积水虽然坏处很多,但其实也蛮常见,不要过度担心。以上列举的各种因素都会造成积水现象,有些因素是无法人为避免的。如果你的斗积水情况很轻微,那么积水时拿通条吸干水分即可,烟气口感会很快回来。如果积水情况严重,那么请先审视上述3、5、6、7四点,不要一味责怪烟斗。烟斗制造工艺和经验经过那么多年的发展,基本上任何正规品牌和斗师的作品都不会达到“积水多到无法下口”的地步。而中高档烟斗即时本身工艺和烟道达标,也不能完全保证不积水。很多时候就一句话:谁叫你生活在南方呢?哈哈哈哈

积水和烟气浓度有什么关系?

这个问题很简单,如果一斗烟积水,那么抽起来的烟气浓度会比不积水时淡。为什么?因为那些积出来的“水”并不是单纯的H₂O(上一节有提及,你见过单纯的水颜色黄黄的么?)。这个“水分”中还包含了焦油等一系列液态混合化学物质是烟气的重要组成物质,而正是这些物质给我们带来了抽斗时的口鼻醇香(或者臭)。简单来讲,“积水”不仅把多余的水分给留下了,还“拐”走了烟气中的很多嗅觉物质

看到这里大概很多人会想:是不是只要避免积水情况,斗的味道就一定好呢?非也!如果烟气浓度太高,味道一定是很差的。大家有没有这个经历:夜来香的味道很棒,但如果在夏夜经过一大片夜来香花丛,那个浓郁的味道就变得让人受不了。太过浓郁的美好一定会变成一种“反胃”。任何东西都是过犹不及的:东坡肉吃多了会腻到想吐、太甜的点心难以入口、X生活过频还会.....咳咳......

现实情况是:烟草烟气需要一定的稀释来达到“平衡”,因此对于一般中低价位的烟斗来说,略宽的烟道尺寸和轻微的积水反而能使得味道更好(旨在说明烟气需要“稀释”,别过分解读,谢谢)。但对于中高档次的烟斗来说,稀释烟气浓度可以,但以积水的形式来“稀释”就有点无法让人接受了,毕竟积水后还会造成不够干爽等一系列副作用。机智的斗师会怎么做呢?

  • 优化烟道结构,如上一节第4条目中所言。严格的斗师应该保证烟道系统整体的通畅性:使用高品质钻头,在烟道各个突兀的地点做圆滑处理。如有更高的要求,烟道全程一定要做抛光处理。

  • 加大烟道与烟气的接触面积,为了达到这点可以增加斗杆的木质部分长度,比如“加拿大式”斗型。或者加大烟道的尺寸。

  • 石楠木料入手后再多干燥几年,令木料中“堵塞”木质纤维管道的不稳定有机质缓慢消耗掉

这三点的原理其实很简单:烟气在经过长而顺滑的烟道时,就不会在某几个定点形成大量水汽凝结(造成积水),而是均匀地在烟道全程中沉积附着(却不至于形成积水),降低烟气浓度的同时又保证了干爽无积水而烟道的宽窄则在烟气产生的源头控制了初始烟气浓度大小,比如说同样的斗,3mm烟道抽起来会比6mm的浓郁。

理论说起来简单,可实际操作起来却很难。首先烟道的处理和打磨甚至抛光是很耗时耗工的,非常考验斗师技巧。再次,斗师在设计斗型的时候一定要考虑斗钵体积、形状和烟道宽窄,并以此数据来推算需要多长的木质烟道来吸收烟气中的成分(稀释烟气浓度)。这些数据一旦失衡,就算不积水,入口的烟气过浓或者过淡也都会影响抽烟质量

所以别看烟斗制造起来很简单,但其中蕴含的数据、理论和经验是很多的,所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一定要多尝试不同斗师的作品,这也是斗客的乐趣之一。

烟道改制实例:

在了解了烟气浓度和积水的知识后,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尝试改进一下自己手头的烟斗以达到更好的抽烟质量。小弟当然也尝试过,虽然最终结果不完美,但经验是无价的。

小弟手头有一只Ferndown的烟斗:《Ferndown----我的英伦情结》

这只斗抽烟质量不错,但还是会有些许积水现象。本着完美主义的思维方式,小弟便开始思考如何改进烟道系统。


标准直斗,但是斗杆的长度略短一些,坎伯兰斗嘴比较长(占了体约3/5长度)。按照一般机械层面的经验来说,此斗如果积水:要么是烟道过于粗糙,要么是塑料斗嘴过长。实际抽下来后发现积水的部位在银圈往左1cm左右的地方(为啥知道得这么精确?因为通条的水渍线会告诉你一切 :p)。因此排除斗嘴长度的问题。

好了接下来拔下斗嘴,发现烟道正中而光滑,虽然没有经过抛光但也相当不错了,必须给老银匠赞一个。那积水的问题出在哪儿呢?当我看到斗嘴榫头时瞬间得到了答案:


好了接下来开始动手,找一把剪刀(妈妈拿来修鱼用的......)对准榫眼转个15分钟就完工了:


手艺不错吧?

好了赶快抽抽看。接下来的效果好的坏的都显而易见:我磨制的内窝效果太厉害,完全不积水了,把斗抽到滚烫都没水。但是呢?烟气却变得异常浓郁,味道太强烈反而却不怎么好抽了......

事后好好思考了一下,应该是我磨的内窝太深了,而原本斗杆木质部分又比较短,无法有效吸收(稀释)掉烟气中过于浓郁的部分。浓郁的烟气进入塑料烟嘴后因为阻力过小而无法凝结下更多“水分”,当然抽起来口感会很浓

由此可见在这把斗的情况下,稍微轻微的积水反而比不积水要好,至少烟气中过于浓郁的部分能“凝结”出去......

那么这把斗要如何做才能既不积水又保持舒适的烟气浓度呢?请看下图:

保持全斗长度不变,只要增加木质斗杆的长度并在斗嘴榫头上磨制凹陷程度适中的内窝即可长长的木质斗杆会均匀地吸收掉烟气中的部分成分,而凹陷程度适中的内窝也能保证烟气尽量平滑地进入斗嘴而不至于产生积水。但这只能由斗师在设计时考虑了。

总结: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会发现,其实“积水”此时这个词并不一定是指“水”一定要“积”出来,保证“水”在烟道中被均匀吸收才是重点)和烟气浓度互相制衡的一对因素,此消彼长,无论走向哪个极端都会对抽烟质量造成显著的影响(负面)。回到文章开始对优秀抽斗质量的定义:干燥、顺滑、凉爽、杂味少、浓淡适中的口感,这些名词无一例外都是在讲“水分”与“烟气浓度”微妙关系。小弟我的择斗观一直都在强调抽烟质量,可以说*****通晓“积水”与烟气浓度的关系是理解一把烟斗好抽与否的重要知识和关键所在*****。当我在挑选烟斗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关心烟道顺不顺滑?木料是否足够陈年?

而挑选外观和名气则完全是建立在抽斗质量优秀的前提之下的。本末倒置总归不会给你带来太好的结果,是吧?

分享到:

评论